杨淇深:让生态旅游助力人类文明进程


  第九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峰会于2020年8月25日上午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江苏省东台市召开,杨淇深先生应邀作主旨发言。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度假休闲指导处潘肖澎处长、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卢路会长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循华副厅长,以及全国各自驾游协会、代表性景区、文旅专家及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。以下根据录音整理,稍作删减。


  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专家、各位来宾,大家上午好!

  今天主要从三个层面跟大家分享:一是为什么说这个话题;二是我怎么看这个问题;三是有效路径该是什么?



  首先,为什么说这个话题?

  全国自驾车旅游峰会今年之所以选择盐城东台,是因为盐城拥有全国最大的沿海生态滩涂湿地,在新冠疫情持续化背景下特别适合自驾车旅游。而事实上,生态旅游其实有很多角度可以交流,比如说《生态旅游的科学开发》《生态旅游创新设计与可持续发展》《生态旅游商业模式探索》《生态旅游的科技赋能》等等。那么,我为什么选择分享这个话题?我想,主要是因为当前“五个维度”,让我不得不说。




  一是习近平“两山”理论强音环绕。今年是习近平主席“两山”理念首次提出的十五周年纪念年,主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,比如“宁要绿水青山,不要金山银山;而且绿水青山,就是金山银山”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”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等等不断深入人心。这些年生态治理成效鲜明,但生态文明仍然任重道远,尤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理解与深层作为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去做。





  二是新冠疫情迫使人们对“生态、生活、生命”的重新思考。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产生活,其传播之快、扩散之广人人心悸。可事实上,细菌、病毒无处不在,无其不有。这是常识,可为什么新冠病毒我们一定要消灭它?因为新冠病毒对人的危害不是我们人类所能承受的,进一步来讲,这个病毒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沾粘性、侵略性和占领性,其本性自私自利,只顾自己疯狂繁衍发展,而不懂得与其宿主也就是人体或其他生物共处共生,所以,其后果必然会自取灭亡!因为人类不会任其侵占,任其宰割。这应该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?

  三是自驾游成为普遍出游方式,规模不断壮大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2019年度自驾旅游发展报告表明,无组织的自驾游占66%,说明自主的、自由自在的,甚至自我的旅游出行是自驾游群体的主要特征,而且这个规模不断壮大。根据预测,由于疫情影响,今年底自驾旅游将占国内旅游出行总人数的80%,这么大的流量,我们需要有更科学有效的引导与管理手段,才能更好地避免各类问题,尤其是生态问题的发生。




  四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时代必然选择,但更需把握“高质量”本质。我所理解的文旅高质量发展至少应包含“五个高”:第一是建设要高品质,第二是运行要高效率,第三是产出要高效益,第四是服务要高水准,第五是创新要高效能。关键是“内在健康,外在友好”,才能实现永续前行,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。

  五是盐城成功申遗,世界自然遗产不仅是打开国际大门的“金钥匙”,也是唤醒人们觉醒的“强心剂”2019年7月5日,以盐城条子泥为核心的黄(渤)海生态湿地成为中国第14处、江苏乃至长三角唯一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。如何发挥好长三角唯一“世界自然遗产”这个金字招牌,某种程度上既是体现江苏和长三角绿色发展的水准,我认为更有可能是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生态文明的“按钮”。




  第二,我怎么看这个问题?

  首先,让我想起了前年底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对我专访时问我:您从事旅游业近20年,有什么让您特别难忘或感触特别深刻的?我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“黑帐篷的故事”,是我带团队参加国家“三区三州”扶贫,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调研。“黑帐篷的故事”讲的是藏族牧民的帐篷,它和我们内蒙的蒙古包以及新疆的毡房,最大的不同,它是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。搭建了之后,牧民离开把帐篷收走后地上的草儿不受任何影响,原因是什么?因为牦牛毛是充分透气的。当地的牧民觉得他自己只是过客,当地的草儿才是主人,他们是充分尊重自然的。整个调研过程当中,我们走在路上,当地的村民、干部在给我们介绍情况时会时刻提醒我们:小心地上的青蛙,不要踩到。就连草原上有很多的兔鼠,繁殖很快,按照上级要求,需要进行控制。毕竟兔鼠太多了之后,会影响草原的水土流失,破坏生态。但是当地牧民是怎么处理的呢?给它们吃避孕药!而不是去杀灭它们。所以,我很受教育:藏族牧民是真正敬畏自然,真正把自己能够放在众生平等的地位上去感受的。





  由此,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什么是生态?

  学术上的基本概念为: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,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。今天,我对生态的理解用7个字表达,叫:生生不息的状态!

  是的,大自然本来具有多样性、会有自我平衡能力,自然生态资源或生态景观中,生物多样性往往十分丰富,形成自我循环,但当我们人类需要发挥自然生态效能时,有了人的加入,尤其有了过多人的加入就很容易干扰或破坏环境自身的状态,这时,需要我们有能力让其“保持持续生生不息的状态”或者说 “在动态前行中始终保持生生不息的状态”,才是真正的生态。

  那什么是生态旅游?

  过去的概念是: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。

  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理解的不断深入,现在的明确概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,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,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,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,采取生态友好方式,开展的生态体验、生态教育、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。

  显然,生态旅游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美好体验,并希望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东西。




  但是,如何让生态旅游助力人类文明进程?

  这里有两个问题要首先弄明白:第一个,究竟什么是“文明”?难道讲礼貌、守规范、不粗暴、不喧哗就能代表全部文明了?当然远远不够。《易经》里说物相杂曰文,《礼记》里说五色成文而不乱。所以说,“文”是人类为了实现思想交流而采用的记载与呈现方式,具有理性、“实相”在里面;那“明”呢?明,代表日月,是天地自然规律的象征!所以文明的本质是人们能够真正遵循天地自然规律,不妄为、不乱为,切实符合科学发展观。第二个,需要弄清生态旅游的核心构成。我认为需要从三个维度来看:一个是供给端,可以提供什么样的生态型旅游产品;另一个是需求端,应该建立或引导什么样的生态型消费或体验行为;再一个是管护端,实施什么样的生态性管治手段或措施方法。我个人认为这是让生态旅游助力人类文明的基础性、先决性、必然性条件。

  第三,让生态旅游助力人类文明进程的

  有效路径该是什么?

  简单说就是“123”!什么意思?

  1,就是确立一个核心理念,即“一体共生”。我们首先需要清楚,本质上,人与人是一体共生的关系,是互相依存的,人与自然中的一切同样是一体共生的关系,是互相依存的。人无法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,人不可以将自己临驾于他人或自然环境之上,国家与国家、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是如此。所以习近平主席非常智慧地提出了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提出“一带一路”,提出“地球村”,提出“长江十年禁捕”,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敬畏他人、敬畏生命、敬畏自然,就是让自己活得更长,让子孙后代有继续活的空间。时间关系,不过多展开讲了。




  2,就是把握两条关键准则,即“内求,利他”。“内求”是一切问题多从自身找问题,“利他”是一切作为多从有利于他人、他物来考虑,这是落实“一体共生”理念的高效操作方法。在推进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,只要我们确立“一体共生”的理念,真正把自己放低、放平,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从自身找问题、找不足,从有利于健康永续发展的视角,找到利于他人、利于需求,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。




  3,就是立足三大基本层面,即前面讲的“生态型产品供给,生态型旅游行为,生态性维护管治”。所谓“生态型产品供给”,就是作为生态旅游,在提供旅游产品时,应强调“生态理念的全过程贯穿”,无论是旅游主题本身的彰显,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,景观效果的生态特色呈现,相关配套设施与建筑景观的生态化表达,与环境意境的协调协同,还是文创与商品的生态价值与用材选材,美食与活动的设计与安排,食材的绿色化程度,包括工作人员服务行为的生态友好与服务形象的自然健康,等等,都应体现“生态”特质,让游客到达生态旅游目的地后即全身心地感受到生态的全息化滋养,打造真正意义的“生态旅游目的地”,这便是“生态型产品供给”;“生态型旅游行动”,我们在宣传生态旅游、接待游客到生态旅游目的地时就要引导游客注意自己的行为,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。要发布生态旅游公约,提出生态旅游区游览体验要求,从具体操作层面来严守生态旅游底线。在体验消费生态旅游产品时,采用线上等新型手段适时评选节约友好个人,树立标杆,积极褒奖文明旅游行为,营造生态旅游氛围,等等;“生态性维护管治”,就是在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、运营管理过程中,要切实尊重自然、顺应生物多样性的自身生长规律,严守生态底线,坚决落实各项法律法规,在符合生态管控要求的提前下,积极开拓创新,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提高新型化生态保护与管治水平,科学合理地把控好开发与保护的尺度,更加科学地将人的需求和生态管治要求形成合理的安排,以实现永续共生发展。

  所以,在新发展时代,我们要想实现从“生产型社会”“生态型社会”转变,必须首先解决“思想的生态”“理念的生态”“行为的生态”




最后,期待并祝愿盐城:


成为生态科普教育的鲜活课堂


成为洗涤灵魂污垢的东方圣地


成为助力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


谢谢大家!




关注尔目集团微信

Copyright © 2002-2020 江苏尔目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地址:南京市龙蟠路155号紫金联合立方3栋430座
电话:025-8565 5433、8565 5432、8564 5431 

传真:025-8565 5432

邮箱:niyangsss@163.com


苏ICP备17053147号    MAYIDEA技术支持